鹅疫里氏杆菌病(鹅渗出性败血症)如何预防
鹅疫里氏杆菌病是由里氏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主要影响鹅类,包括家鹅、番鹅、长颈鹅等。该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给鹅类养殖业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日常养殖中,养殖人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预防。
1控制传染源。患病鸭和带菌鸭很容易传染给雏鹅,因此,在饲养过程中必须将鹅群与鸭群绝对分离饲养,防止被感染。
由于雏鹅易感本病,因此,在流行本病的地区,在饲养过程中,雏鹅群之间、雏鹅群与青年鹅群、雏鹅群与成年鹅群之间应隔离分开饲养,防止雏鹅被感染。
另外,雏鹅群放牧或下水塘,应远离鸭群和其他鹅群,可有效地防止本病的发生。
2加强环境卫生,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由于本病的发生和流行与应激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将雏鹅转舍、舍内迁至舍外及下塘饲养时,应特别注意气候和温度的变化,减少运输和驱赶等应激因素对鹅群的影响。平时,应注意环境卫生,及时清除粪便,鹅群的饲养密度不能过高,注意鹅舍的通风及温湿度。
对于发生过本病的鹅场,待该批鹅群出栏上市后,对鹅舍、场地及各种用具进行彻底、严格的清洗和消毒,老疫区的鹅场,在饲养管理时更应特别注意清毒。
如果有气候突变或其他较强烈的应激因素存在,可在饲料或饮水中适量添加敏感的抗菌药物。
3接种菌苗。灭活菌苗可有效预防和降低鹅疫里氏杆菌病的死亡率。由于菌苗所诱导的免疫力具有血清型特异性,因此理想的菌苗应含有主要血清型菌株,这样才能提供有效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