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鹅细小病毒感染、鹅心肌炎、鹅渗出性肠炎)如何预防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鹅心肌炎或渗出性肠炎等,是由细小病毒所引起的、主要侵害30日龄以内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传染性强且死亡率高。日常养殖中需要做好预防措施,尽量减少该病的发生。
1环境消毒
对饲养环境定期消毒,针对垫草、料槽、场地,应用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对病死鹅做深埋处理,深埋时加入消毒粉(如三氯异氰尿酸钠、生石灰等),彻底防止病毒传播。
2把好引种关
引进健康的种鹅,防止带回疫病,已引进的种鹅要隔离饲养观察。
3疫苗接种
种鹅应于开产前1个月进行首次免疫小鹅瘟疫苗,用灭菌生理盐水将疫苗进行2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间隔7~10天后进行二次免疫,将疫苗进行10倍稀释,每只鹅皮下或肌内注射1毫升。使种鹅产生免疫抗体,孵出的雏鹅才可以产生免疫力。
4孵化设备消毒
孵房(炕坊)内的孵化设备、一切用具及屋内和地面应定期消毒,尤其是在有小鹅瘟流行的区域,孵房应注重消毒。免疫种鹅群和非免疫种鹅群的种蛋应分开孵化,避免混蛋,使孵出的雏鹅有不同水平的母源抗体,从而影响雏鹅群的免疫效果。来自疫区的种蛋在入炕孵化之前应先清理蛋壳表面污物,然后进行消毒处理再入炕孵化。
综上,小鹅瘟主要发生于雏鹅,因此在养殖中一定要做好雏鹅的预防工作,减轻该病对鹅养殖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