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禽霍乱(鹅禽出血性败血症、鹅禽出败)症状表现
禽霍乱是一种由禽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的肠道疾病,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主要感染家禽,如鸡、鸭、鹅等。该病自然潜伏期一般2~9天,常呈现败血性症状,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
该病按病程长短其症状可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
(1)最急性型
最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初期,无明显可见症状,鹅常在吃食时或吃食后突然倒地,迅速死亡。有的成年鹅在放牧中突然死亡。
(2)急性型
患病鹅精神委顿,不愿下水,行动缓慢,羽毛蓬乱,并且易被水沾湿,食欲减退或不吃食。患病鹅的体温为42~43℃,嗉囊内有积食或积液,将其倒提时,可以看到大量恶臭污秽液体从口和鼻中流出。
患病鹅咳嗽、打喷嚏、呼吸加快,常见张口呼吸,并常摇头,企图排出积在喉头的黏液。患病鹅还会排出腥臭的白色或铜绿色稀粪,少数病例的粪中混有血液。还有些病例两脚发生瘫痪,不能行走,常于1~3天死亡。
(3)慢性型
在本病的流行过程中,常遗留部分慢性病例,占发病总数的2%~10%。该型病例消瘦,一侧或两侧局部关节肿胀、发热、疼痛,使患病鹅行走困难,跛行或完全不能行走;穿刺时见有暗红色液体,时间较久则局部变硬;切开可以看到有干酪样坏死。有的慢性型病例也转为急性型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