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球虫病综合防治方案
球虫病主要是由艾美耳球虫寄生于鸭/鹅小肠上皮细胞内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引起出血性肠炎,尤其对雏鸭、雏鹅危害严重,常引起急性死亡。本病病程短、发病快,给养殖户造成的损失比较大。因此,对于畜牧养殖业来说,预防和控制球虫病是非常重要的。
鸭/鹅球虫具有明显的宿主特异性,只能感染鸭鹅。同样,其他禽类的球虫也不能感染鸭、鹅。各种年龄的鸭、鹅均可发生感染。2~3周龄的雏鸭、雏鹅对球虫易感性最高,发生感染后通常引起急性暴发,死亡率一般为30%~60%,高的可达 80%以上。随着日龄的增大,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渐降低。
本病的发生与气温、雨量的关系密切,如北方地区流行季节为4~11月,以7~10月的发病率为最高。
球虫病主要通过粪便、食物和水等途径传播。鹅在食用被感染的食物或饮用被感染的水后,球虫就会进入它们的肠道内寄生,从而引起疾病。鹅球虫病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腹泻、体重减轻、贫血等。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鹅球虫病还可能引起家禽出现肠道穿孔、肠梗阻、肠道出血等并发症。
为了预防和控制鹅球虫病,养殖人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定期清理鹅舍和饮水设施,避免粪便和污水的积聚。其次,要加强饲料和水源的管理,避免使用被污染的饲料和水源。此外,还可以采用药物预防和治疗鹅球虫病。常用的药物包括甲硝唑、阿维菌素和甲苯磺丁脲等。在使用药物时,应该按照药品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使用,避免过量使用和滥用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