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异刺线虫病(鹅盲肠虫病)综合防治方案
异刺线虫病又称盲肠虫病,是由异刺科异刺属的鸡异刺线虫寄生于鹅的盲肠内引起的一种线虫病。它的虫卵还能携带组织滴虫,该虫的发育不需要中间宿主。成虫寄生在鹅的盲肠内。虫卵随粪便排出体外,在环境条件适宜时,经过1~14天即变成感染性卵。此时被鹅吞食后,幼虫在肠管内破壳而出,进入盲肠并钻进黏膜中,2~5 天后重新回到盲肠腔内继续发育,24天就变成成虫。
鹅异刺线虫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患病鹅表现精神沉郁,行走迟缓,食欲不振或废绝,脚软伏地,羽毛逆乱,排黄色稀粪,贫血等症状。雏鹅发育停滞,消瘦甚至死亡,成年鹅产蛋量下降或停止产蛋。
预防鹅异刺线虫病的关键是加强家禽的卫生管理,定期清理饲养场所,避免家禽的粪便在环境中滞留。同时,可以使用一些驱虫药物,如吡喹酮、氧氟沙星等,对家禽进行预防性治疗。
总之,鹅异刺线虫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寄生虫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加强卫生管理和进行预防性治疗是预防该病的关键。